首页 > 数字 > 内容页

东湖评论:解决“晒粮难”,粮食产后服务是关键

2023-08-26 12:06:47 来源:荆楚网 ​(湖北日报网)


(资料图片)

立秋以来,宜昌当阳郭家场村玉米地喜获丰收,村民“喜上眉头”却又“愁上心头”,进入8月后,该村田间、房前、屋顶、操场等相对空阔、安全的场地几乎全被占满,玉米丰收后脱粒、晾晒“一场难求”,成为村民烦心事、揪心事。宜昌粮食集团所属郭场粮库开放仓前空地作为“临时晒场”解村民心头之急,仓内、仓前储粮、晒粮两不误,彰显了国有粮食企业服务“颗粒归仓”的责任担当。“临时晒场”只解一时之需,根治“晒粮难”,关键还在产后服务能力建设。

丰收之后“晒粮”目的在于减少水分,避免粮食在储存时发芽或霉变,是粮食进入收储前一道不可或缺的环节。以郭家场村为例,今年该村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较往年高,需要晾晒至少3日才能达到更宜储存的标准,如不及时晾晒,堆积成山的粮食就有损失的风险。从减损就是增收的角度看,“晒粮”一头连着“粮食安全”,一头连着“农民增收”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然则,从近年新闻报道、网络媒体热议情况看,每至粮食丰收时节,粮食晒场不足依然是亟待解决的老大难。一方面,丰收时节各地无不通过开放企业、学校、广场、运动场等场所,想方设法增加晒粮场所,2022年时各地基层党政机关“开院晒粮”的暖心举措一度为网民所称道。另一方面,“场不足需”引发的“占道晒粮”问题仍然屡禁不止,大有“今年‘整治’复明年,秋月春风等闲度”的态势,通过百度搜索查询“2023年、占道晒粮”等关键词,相关结果即高达655000个。由是观之,单靠增加晾晒场地来解决“晒粮难”问题,无异于“头疼医头、脚痛医脚”,难以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。

为彻底解决粮食丰收后晒粮场地短缺的“烦恼”,早在2019年,财政部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即印发了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优质粮食工程”的意见》,同年制定印发《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指南》,科学规划数量和布点,因地制宜、有所侧重地推进配置有清理、干燥、收储等方面能力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建设,力图以粮食产后服务这一关键能力的建设推动实现“晒粮难”问题的化解。以宜昌当阳为例,该地正深化与宜昌粮食集团合作,加快推进集1000吨/日粮食清理产能、400吨/日粮食烘干产能为一体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建设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3年,全国共建成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,粮食烘干能力短板正不断补强,粮食从“路边晾晒、自然风干”向“专业化、科学化烘干”转变的进程,正不断换挡、提质、加速。

应当看到,任何一种能力的提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从“补短板”到“全覆盖”再到“全惠及”,必然有其从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过程,在推进粮食产后服务能力建设、静待“花开结果”的同时,面对“晒粮难”还应站稳解民忧、暖民心立场,因地、因时制宜,采取更加开放、包容的心态和更加科学、合理的措施,用心用情用力解难题,确保颗粒归仓、稳粮惠农。
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
作者:曾博珩(湖北宜昌)

责编:丁楚风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